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业绩表现与展示收益率出现较大偏差股票期货杠杆,特别是近期收益率远低于展示收益率的现象引发关注。
《金融时报》记者查询多家银行App发现,银行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形式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近1月、3月、6月、1年年化收益率,7天年化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等等。
由于各家银行理财产品选择的展示区间不同,投资者的感受与产品展示的收益率存在不小的差异。
记者随机查询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中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发现,产品页面展示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4.45%,近6月年化收益率为4.99%,但下滑展示页面就能发现,近1月年化收益率仅为0.51%,近3月年化收益率为1.75%。
过往业绩展示形式多样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风险
业绩展示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4%,近1月年化收益率却还不到1%?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就这一现象采访了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
王一峰表示,银行理财过往业绩展示的可选方式较多,包括但不限于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近1个月、3个月等区间年化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等。业绩表现是理财产品获客、稳客、活客的重要抓手,因此,渠道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读数对投资者更友好的方式来展示业绩,有利于理财规模稳定。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充分意识到随着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已然打破,且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伴随金融市场发展,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管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
王一峰表示,投资者应理性分析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更深入了解所投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而非局限于对投资时点理财历史收益率读数的过度关注,应逐步树立长期投资理念。特别是对于投资经验相对不足、金融知识储备较为有限的投资者,建议借助专业金融机构更好地实现有效投资。
多重因素导致部分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近期,不少投资者的实际感受与产品展示收益率有较大落差。特别是一些风险等级R3及上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远远低于成立以来收益率和近一年收益率。
对此,王一峰表示,R3及以上产品主要定位于能接受中风险及中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的投资者。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这些产品通过采用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思路,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的基础上,通过权益资产、非标及项目类资产等更多元的大类资产配置选择来博取收益增强。
王一峰认为,近1个月年化收益是通过线性推算将最近1个月的收益率转换为年化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短期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短期调整相对较大的时期体现更为明显,并可能导致投资者对理财的频繁申赎。
进一步提升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质量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高度关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2023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对于过往业绩计算方法、展示区间等提出规范化要求。但当前阶段,理财产品业绩展示形式对投资者来说仍相对多样和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评估和选择难度。
对此,王一峰表示,后续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一是提高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质量,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从渠道端获取必要的信息披露内容。二是加强理财业务自律规范,基于大众投资者应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习惯做好业绩展示和有效金融服务,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算法或相对投机的业绩呈现方式。三是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对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等有更清晰的认知,推动理财公司、代销渠道与投资者建立更良性的互动关系,而非过度依赖业绩展示本身。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股票期货杠杆
2024-10-06
2024-10-04
2024-09-28
2024-09-25
2024-09-24
2024-09-22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